首屆“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筑博覽會”10月31日在上海展覽中心啟幕。作為第二屆“世界城市日”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,首屆“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筑博覽會”匯聚了300余個國內外一流城市設計作品及經典案例,使參觀者可以近距離了解“海綿城市”、建筑工業化、低碳商務區等代表著當今和未來城市發展方向的理念與技術。
在上海世博發展集團展位上,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實踐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稱,原先屬于世博園區D片區的“城市最佳實踐區”在后續規劃和低碳實踐中,就融入了“海綿城市”的建設思路,園區具有收集雨水和下滲功能!跋裨鹊陌査_斯館、馬德里館等都是一邊進行改造一邊運營。城市最佳實踐區南北區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通過滲透、蒸發或收集回用等措施,可維持實施項目地范圍內至少90%的降雨!
在今年4月成為中國首批16個“海綿城市”建設試點城市之一的南寧市,也在博覽會中展示了其目前打造“海綿城市”的案例成果。南寧市“海綿城市”建設推進辦公室吳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目前該市“海綿城市”建設立項的55個項目中,一半以上已經開工建設。他說:“建設‘海綿城市’,上海應該是人力、物力、財力最豐富的城市,希望我們的試點經驗能夠為上海提供一點幫助!
為了應對極端天氣并提升城市防汛能力,不再讓上海變“海上”,上海市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推進建設“海綿城市”的實施意見,并選擇了浦東臨港地區、松江新城和普陀桃浦地區作為先行試點區域。
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顧金山此前透露,到2020年上海有望基本形成生態保護和低影響開發的雨水技術與設施體系。其中,試點區域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于80%,即80%的雨水被“吸”住留下來,20%的雨水通過傳統方式排放,老城地區通過試點和改造實現75%控制率。
作為西北地區唯一“海綿城市”建設試點城市,國家級新區西咸新區也出現在此次博覽會現場。西咸新區先后啟動了區域內渭河、灃河、涇河綜合治理工程,使其恢復行洪、蓄水等生態功能。同時,利用大遺址保護區、基本農田和生態綠地構建城市綠色廊道。對原有生態格局進行保護與恢復,為“海綿城市”建設打造良好的生態本底。展位工作人員介紹說:“未來該區建設還將進一步探索推廣低影響開發模式,實現‘海綿城市’建設全覆蓋,為西北地區開展‘海綿城市’建設提供樣本!
當天,中國住建部、上海市政府與聯合國人居署共同舉辦的“2015世界城市日論壇”也同期舉行。圍繞今年“世界城市日”主題“城市設計,共創宜居(designed to live together)”,重點討論城市規劃設計、建設、管理等方面的議題,并探討各國在城市可持續發展領域共同面臨的問題。